《苏格拉底之死》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3400个字。
十五苏格拉底之死
教学目标
1.对苏格拉底的人生和主要思想有所了解和认知。
2.通过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形象的认知,获得人生的启示。
3.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对苏格拉底主要思想的认知。
教学难点
整体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轨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屈指可数的思想巨子,他们的精神有着无法估量的魔力,不仅影响着一个或者数个学科的历史发展,而且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西方哲学史的奠基人——苏格拉底。
二、苏格拉底及柏拉图简介。
1.柏拉图
希腊唯心论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贵族出身,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8年,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此后他常年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达埃及、意大利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回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一边教学,一边写作。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柏拉图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申辩篇》《美诺篇》《国宗篇》(又译为《理想国》)《斐多篇》《会饮篇》等对话录。本文《苏格拉底之死》节选自《斐多篇》。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老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