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二首》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15 10:10: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50个字。长春版九年级上册

  六现代诗歌二首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两首诗歌,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九叶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欣赏新诗的几种方法。
  3. 把握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穆旦运用的意象,体会诗人面对民族危亡的苦痛,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
  2. 体会诗人郑敏如何运用联想,由眼前丰收的稻束,想到“人类的一个思想”,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联想构思。
  教学难点
  1. 理解穆旦诗歌中的思考,体会诗人痛苦中隐含希望的爱国之情。
  2. 理解“稻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原名。再看——查良铮,有谁知道?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人査慎行的后人。而海宁査家历史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代书香,明清以来是“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镛”拆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今天我们借这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
  二、鉴赏诗歌。
  1. 解题。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寒冷、寂寥的背景。)
  年仅23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他要表达什么?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
  2.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诗歌。
  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穆旦的诗不好理解,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