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知识检测卷
桐乡六中 吴晓华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⑴棱___角 ⑵毗___邻 ⑶裙袂___ ⑷肇___事 ⑸仇隙___ ⑹佯___装
2.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有必要
了。(比喻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处理,含有不值得这样做的意思)
B. 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这里指旧制度、旧
思想的叛逆者)
C.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
(这里形容青苔又短又软又密的样子)
D.偃卧在石阶旁。(倒下卧倒)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忧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B. 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这是性命悠关的一座桥。那桥不论修得怎样简陋,可仍是美好的。
C. 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D.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比赛进行到第33分钟,辽宁队的李金羽在对方禁区前带球突破,被判犯规,辽宁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
B.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 这种枪可不是用来伤人的,它是为了试验在太空飞行的卫星受到高速度的太空垃圾撞击后产生的影响。
D.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5. 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____________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A. 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
B. 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C. 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D. 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
6. 下面文章与报纸栏中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就美售台武器问题,我向美提出强烈抗议》——《时事纵横》
B. 《纳米可葆兵马俑青春》——《科技博览》
C. 《市民学校吹新风——动力区哈平街道办事处市民学校的故事》——《校园之光》
D. 《省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庆“六•一”少儿图书展》——《文化长廊》
7. 下列诗句中并非以动写静的一项是( )
A.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