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喻》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12 9:32: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40个字。

  一 九 弈 喻
  教学目标
  1.通过工具书、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和学习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学习文章的写法,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借事喻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文学家钱大昕凭观棋所得的一番感悟写下了耐人寻味的散文《弈喻》,这种缘事悟理的写法,便于表达我们在生活中的思想收获,大家通过研读此文一定会在成长中得到难得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历任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乡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因父丧归里,后称病不复出。归田三十年,先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他初始以辞章闻名,后来精研经史,对经义聚讼难决的问题,皆能剖析源流,于音韵、训诂方面,尤多创见,对史学精于校勘考订,当时推为通儒,也长于诗文。著有《潜研堂集》等。
  三、朗读课文。
  四、解题。
  “弈”就是下棋,“弈喻”意思是用下棋来打比方。从题目可知这篇短文是用下棋来讲道理的。
  五、课文理解。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来阐明道理的,作者是如何描述自己下棋的一番经历的?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文章十分简要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经过。其中作者特别突出地叙述了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前后态度的不同变化,即由观棋时的跃跃欲试和因客人的“数败”而在内心里讥笑他,“以为不逮己”的傲慢,到自己与客人下棋时的思竭智穷、不堪一击,因而内心十分羞愧,“不能出一言”的狼狈。这件事对作者震动很大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于是作者说:“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