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ppt15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2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6 19:12:2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51张。有导学案,约2670个字。

  尚义二中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人侯志桃 审核人黄世东
  执教人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班级
  课题  最后一课 课型  第一课时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的常识。
  2,扫除文字障碍,积累生字词。
  3.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
  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 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环境作用。 
  学法指导  导学流程 导入新课: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爱国的方式不一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九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去感受那份特殊的爱国热情——最后一课
  【知识链接】
  一、走进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背景介绍。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三、文学常识。
  1.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4.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