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8题,约7170字。答案扫描。
浙江省诸暨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挪(nuó)动 瞳(tóng)孔 涮(shuà)羊肉 直截(jié)了当
B.馋(chán)嘴 拮(jí)据 乌桕(jiù)树 目光炯炯(jiǒng)
C.炽(chì)热 甲胄(zhòu) 捉迷藏(cáng) 不屈不挠(náo)
D.赭(zhǔ)色 料峭(qiào) 捐门槛(kǎn) 山隐水迢(tiáo)
2.下列语句中,没有出现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天的中国,虽然高科技大楼遍地掘起,高速铁路四通八达,人们手中玩转着最新式的智能手机,但科学精神依然需要大力张扬。
B.一些干部在以往工作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而这个锢疾愈来愈甚,误党误国,大损党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为老百姓深恶痛绝。
C.异常活跃的网络媒体,眼花潦乱的发声平台,鱼龙混杂的各方意见,出乎意料的复杂舆论,会使百姓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
D.影片中八成场景摄于泰国,但大部分场景并未选择蓝天碧水、白沙绿树的旖旎海岛,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曼谷、清迈等旅游胜地。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 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②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 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③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 的白昼,我只想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④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 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A.照耀 眺望 当空 牵挂 B.引诱 眺望 高悬 感怀
C.照耀 凝视 当空 感怀 D.引诱 凝视 高悬 牵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不但是虚拟空间,而且它终归是由人在使用,也服务于人,理应遵循文明法治的基本逻辑。
B.尽管在事实面前,末日预言如何荒谬已经不言而喻,尽管大多数人并未信以为真,但种种“末日说”还是有其市场。
C.如果深入她的经历,就会发现,徐小斌是那一代人里的叛逆的一员,她的作品里承载着一代人的不幸。
D.由于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节日在今天面临着一些问题,年轻人不太重视传统节日了,或者节日的氛围不浓了。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者从包括政府部门、房屋中介机构、理财中介机构等渠道得知,“房爷”只是整个“灰色房产”群体中的九牛一毛。
B.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熊式一的创作成就绝不亚于名震四海的林语堂,小说《天桥》堪与林氏的《京华烟云》媲美。
C.当下,饥饿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谈及这个话题也显得不合时宜,尤其是那些孩子,还以为这是胡编乱造的呢。
D.只要对中国历史略有常识的人,大概都不会同意“中国式教育过于严厉,抹杀了个性和思考”这样的一概而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先不要忘记,最宜居的仍然是自己脚下的那个星球,而人类的生存条件有助于我们谨慎维护。
B.今年入冬后,本市每天晚上各区县救助管理站都会派车巡逻,寻找需要救助的人员,工作原则是完全自愿、无偿救助。
C.农垦总局党委抓住中央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适时提出了“抓城、强工、带农”的统筹发展方针,推进垦区城镇化。
D.走进湖南省产粮第一大县宁乡,农民们说起今年天气,心存感激—一既没遭水灾,也没遭旱灾,是难得的风调雨顺之年。
7.填入下列句中撮线上的两个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站在五彩湾山岗上,放眼望去,群峰耸立,峡谷蜿蜒,千姿百态。在阳光的照耀下, ① ,反射着火光。而那如火的光亮,给单调的戈壁带来美丽的色彩,给寂静的荒漠带来丰富的生机。它们或匍匐如巨蟒;或威武似雄狮;或典雅如佳人;或玲珑似宝塔。穿行于这些山丘之间, ② ,稍不留神,就会找不着回归的路。
A.①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 ②宛如走进迷宫一般
B.①山石仿佛被烈火焚烧 ②感觉置身蓬莱仙境
C.①山石仿佛被烈火焚烧 ②宛如走进迷宫—般
D.①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 ②感觉置身蓬莱仙境
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
B.那个早晨,我看见小角落里的泥土堆里,冒出了一片红红的尖尖的小脑袋,远看如同竹笋形状,但没有薄薄的笋衣,秸秆也比较水嫩。
C.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琉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D.正如海潮退去后露出日常细致的沙滩一样,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南经济遭受挫折,市场喧嚣掩盖下的闲适的生活趣味又浮现出来。
9.根据漫画内容和文字说明,下面作为漫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华社报道:雨燕在北京生活了上千年,濒临消失却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由于高楼大厦、玻璃幕墙挤占了鸟类的生存空间,即便在故宫、天坛公园等地,鸟儿也难找到落脚处,燕儿“飞入寻常百姓家”恐要消失了。
A.飞鸟恋旧林 B.微风燕子斜
C.思为双飞燕 D.何日燕归来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0-11题。
10.下面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翻过了小山岨,望得见对溪家中火光时,那一方面也看见了翠翠方面的火把,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翠翠上了船,二老派来的人,打着火把走了,祖父牵着船问:“翠翠,你怎么不答应我,生我的气了吗?”
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10.下面对文中面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里又吃惊又害羞”是翠翠为自己“先前”竟然能骂出“你个悖时砍脑壳的”这句“狠”话,感到惊讶,也不免有些羞愧。
B.“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以否认甚至“诅咒”自己的“自欺欺人”话话,表达了她对祖父的生气和“埋怨”。
C.“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表明翠翠还在生他祖父的气,“不理会”实际上就是对爷爷的“喊问”没有应答,想让祖父担心。
D.“但是另外一件事……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属于自己”且“沉默了一个夜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翠翠用粗话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