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习题及内容梗概
- 资源简介:
约66950字。
《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次日,于桃园中,A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A、B、C,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A为兄,B次之,C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①指段文字中的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B处的人物是指,C处的人物是指,这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是。
②本故事表现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A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A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A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1.这段文字是《三国演义》中比较经典的一个场面:——————。其中A是——————
2.结合这段文字,分析其任务性格。
答案:张飞怒鞭督邮张飞
刚烈耿直、神勇无畏、粗中有细,直爽火暴。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A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B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A取金珠、玉带列于B前。B惊曰:“何为有此?”A令叱退左右,告B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B曰:“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A曰:
“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B曰:“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A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B沈吟良久曰:“吾欲杀丁原,引军归
董卓,何如?”A曰:“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B与A约于明日来降,A别去。
①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B处的人物是指,这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是。
②本故事中,表现了B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1. 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①此故事情节为:。
②从中可见曹操为人的性格:
2.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