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导学演练
- 资源简介:
约23610个字。
初中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导学演练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教育办公室赵洪军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鲁迅的童年
——《社戏》同步导学演练
【导航•课前激趣】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教学的思维轨道上来。)
【感知•文本主旨】
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积累•学有所得】
1. 根据拼音写出本文出现的词语。
xùdāo dàimàn cuānduo jiǎojié
yōuyáng piāomiǎo yīxī yǒngyuè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撺( ) 蹿( )
2)揖( ) 楫( )
3)掘( ) 崛( )
4)掇( ) 缀( )
5)蒿( ) 篙( )
3.填空。
本文作者是,原名,省市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本文体裁是 ,文中的“社”原指 ,在绍兴,“社”是
,“社戏”是指 。
4.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 )
3)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 )
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 )
【精读•学有所思】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彰显奔腾的,蓬勃的生命力
——《安塞腰鼓》同步导学演练
【导航•课前激趣】
1、 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师问:你看了这些画面,此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谈一谈观后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安塞腰鼓——气势铿锵激越,发聋振聩;动作变化豪迈粗犷;舞姿奔放雄浑。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2、 导入: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感知•文本主旨】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积累•学有所得】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亢奋晦暗羁绊烧灼
蓦然冗杂戛然而止思绪
2.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撞开”什么?)(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