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听话”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命题作文“听话”写作指导
【作文题】
请以“听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1.辨析题目内涵
“听话”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听+话”,即耳听别人的话语;听从、顺从长辈、领导的意思、意志。
2.打开思路,对文题内涵进行拓展延伸
耳听别人的话语,那么谁听谁的话?孩子听父母的、下级听上级的,我们聆听生命的絮语,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伟人听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呼唤,人类应该听听大自然的谆谆教导……哪些话该听?哪些话不该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则听,不对则不听。
长辈、领导的意思、意志“善”与“不善”,仅用“耳听”还不够,还必须用“心”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话”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不加选择,盲目顺从,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善于倾听非常重要。
“听话”不是不经思考的唯唯诺诺,不是奴颜婢膝的一味顺从。而“不听话”也不代表着趾高气扬,唯我独尊,可能是独立、创新的代名词。有时候,不听话是听话的一种表现。我们不仅要善于听话,也要学会不听话,这样对个人、对国家的未来都有益处。
【考场佳作】
听话
“你说谁痴呆,你才痴呆呢!她不过是丢失了些记忆罢了……”
望着坐在我身边的她,整洁的衣裳,干净的面容,一如以前一样,只是眼神少了几分神韵。干瘪的嘴唇不停地嘟囔着,像是在念叨着什么。我不由地握紧了她凉凉的手,一份踏实与安详沉淀下来。
记得小时候,日夜与她相伴,在遥远又嘹亮的鸡鸣声中醒来,揉揉惺忪的睡眼。朦胧中,臃肿却利索的身影在厨房与大厅里来回穿梭,在眼前不断晃动。伴着刻意放轻的脚步声以及碗与碗的摩擦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温暖。
在饭桌上刚坐定,刚扒了两口米粥准备开溜。“吃完才准走。”她丢下碗筷,瞪着我,少有的严厉,虽然不甚害怕,却还是乖乖地坐了下来。她这才拾起筷子,夹了一块南瓜饼搁在我的碗里。“不吃饭怎么好呢,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这样才乖嘛!”一如平常的温柔。
拽着书包,我一个劲地往外冲,她急忙丢下碗筷,转身向外走。许是清晨太宁静的缘故,又或是她的话语早已熟透了,耳畔仍在回响:“在学堂里要听先生的话,不要调皮捣蛋。”
经常,因为调皮执拗,总会犯一些小错误。这时她总是很严厉地说:“小孩子怎么就不听话呢!你看看,又闯祸了。”记忆中,“要听话”仿佛成了她的口头禅,贯穿在她与我的对话中,却渐渐地教会了我很多,让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又完整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