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3/3 11:05: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6710字。

  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练习
  一、课内双基
  1.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1)写出本段中用得精彩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动词刻画出了“黑的人”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嚷、抢、扯、裹、塞、抓、捏、哼。
  (2)这一段中用的动词既简洁又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那人”的神情、动作、语言,表现了他蛮横、凶残、贪婪、奸诈的性格。
  2.蒋捷词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认为哪个词是词眼?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和“绿”是词眼,因为形容词用作动词,除了富有色彩感外,还富有动态感。
  3.(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
  (2)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两段中用了模仿摇橹的拟声词,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选词造句别有匠心。前一句用拟声词形象描写出妇女轻轻的动作,悠悠的水声,这是一幅和平时期优美的生活画面。第二句较前一句水声急了,但仍是有规律地划,因为青年妇女并未发慌。写出了青年妇女的勇敢机智。
  4.有一次,苏东坡宴请好友黄庭坚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给他们出了一道题,要他们在“清风(  )细柳,淡月(  )梅花”的括号里各填一个动词,变成两句五言诗,黄庭坚用了“舞”和“隐”,苏东坡用了“摇”和“映”,最后,苏小妹摇了摇头,于是随口说出了两个动词,使苏、黄两人连声称赞,妙!妙!妙!请问是哪两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扶”和“失”。
  5.下列各句中,语意表达明确的一句是(  )
  A.你的信使妈妈触动很大,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B.您老人家下一次不要来买菜了,我们送来,我们应该关心您。
  C.我走了进去,看见列车员小何正伏在乘务员专用小桌上,看《大众电影》。
  D.今年在南京举办的全运会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人的方阵队形,各省有比赛项目的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答案】 C(A句的前一分句,是站在女儿的立足点说的,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