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4400字。
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练习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絮聒(guō) 揉(róu)成 横(hèng)竖
B.后裔(yī) 虐(nüè)待 肮(āng)脏
C.蝗(huáng)虫 晚祷(dǎo) 骤(zhòu)然
D.缀(duō)扣子 风筝(zhēng) 窗棂(líng)
【答案】 C(A.横:héng,B.裔:yì,D.缀:zh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当许多人正在热情高歌“山寨经济”时,我更愿意关注“山寨”背后是否有谋杀,关注抄袭者弹冠相庆的背后,创造者是否血流成河。
B.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山核桃对身体有很大的保健功效,争相购买,使山核桃市场变得火爆异常,山核桃也成了掌上明珠。
C.“围绕一个汉字,通过趣味的表达方式,发掘汉字背后的微言大义,让孩子和家长一同看,一同收获。”在徽商大会的众多文化产业项目中,安徽电影制片厂拟推出的动画片《漫画汉字》吸引了记者。
D.在当下历史文化的热潮中,《征服者帝国:中西文明的不同命运与选择》以透彻的思辨、力透纸背的激情笔墨,以中西方文化、历史相互比较的大视角、大历史观独树一帜,引领历史文化阅读新潮流。
【答案】 B(A.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B.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C.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D.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将臧克家的《老马》(甲)和宋代李刚的《病牛》(乙)对照阅读,然后答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病牛
耕犁千亩食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3.对甲诗的理解有如下多种表述,不当的两项是( )
A.塑造了一个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
B.可以理解为旧中国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形象。
C.是一个没有脊梁、甘做奴隶、甘受奴役的劳动者的形象。
D.象征一切在重压下痛苦挣扎的人。
E.是一个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一切认命的人的形象。
【答案】 CE(没有这些否定的意义)
4.甲诗用词准确逼真,动词的运用尤其精彩传神。一个“扣”字和一个“咽”字,生动有力地表现出__________。
【答案】 老马负重受压的惨状和受压的深重
5.甲诗中“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和“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等句子从侧面表现出了主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写出了老马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答案】 冷酷 残忍 倔强 坚忍
6.乙诗中的①“食千箱”、②“谁复伤”、③“羸病”各是什么意思?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答案】 ①收获的粮食装满很多谷仓 ②(有)谁来怜悯同情(我) ③体弱多病
7.“病牛”象征了__________的人。
【答案】 为别人创造了财富却不计自身遭遇而心甘情愿
8.甲诗作者说,可以用乙诗(《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