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能力检测题
- 资源简介:
共13题,约3700字。
第七课《李商隐诗二首》能力检测题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 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杜鹃(子规)
B.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锦瑟(一种管弦乐器) 华年(青春年华)
C.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惘然(迷惘、茫然) 莫愁(不要愁苦)
D.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可待(可以)
剖析:A项中杜鹃(一种鸟,啼声哀凄); B项中可待(难道、哪能); C 项中莫愁(古时洛阳女子)
答案:D
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义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剖析:B项中这两句虽有史实,但这是本诗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字,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 镜湖月。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襟。
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 杜鹃。
A.过、度、沾、托 B.绿、度、满、托
C.绿、过、满、寄 D.过、过、沾、寄
剖析:本题考查一般词语的运用,诗歌中称为“炼字”。解答本题,应熟记原诗,注重感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答案:B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无题诗是其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两首。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他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人所铭记。
剖析:D 项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者说法有误,作者是杜甫。
答案:D
5.解释下列诗句的含意。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答:
(3)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答:
剖析:本题难度不大,必须在精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