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联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及含义;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联系。
 2、了解对联的特点;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及写作。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起源、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对联含义及特点,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授课方法:双边互动式创造课教学
 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后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趣话对联
 一、导入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二、2005年春节晚会对联赏析
 今年春节晚会的最大亮点是对联丰富,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主持人展示各地区的春联,还有晚会现场对联,加上小品《功夫》中的对联,真可谓异彩纷呈,雅俗共赏。
 1、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2、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4、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横批:盛景争春 
 5、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6、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7、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8、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河南下联: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9、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10、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11、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12、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横批:联袂贺春 
 13、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14、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15、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16、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17、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钟声敲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