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冲刺练习
(命题:江苏省江阴市长寿中学 赵国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寒光照铁衣。
③潮平两岸阔, 。
④国破山河在, 。
⑤ ,徒有羡鱼情。
⑥ ,下笔如有神。
⑦随风潜入夜, 。
⑧ ,草色入帘青。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 !
⑩马作的卢飞快,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4分)
雾ǎi( ) xù( )暖 驾驭( ) 庇护(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 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②引喻失义( )
③与皆来会计( )事 ④小时了了( )
4、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是写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 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E、词中集中表现苏东坡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的句子是: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6、对对联(2分)
读书莫学孔乙己, 。
7、课外阅读(2分)
①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的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
这是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作家老舍写的长篇小说《 》的主要情节。
②“我 们 刚 到 几 天 , 在 厨 房里 用 餐 时 就 爆 发 了 一 场 争 吵 。刷 地 一 下 , 两 个 舅 舅 都 立 了 起 , 俯 身 向 前 , 指 着 桌 子对 面 的 姥 爷 狂 吼 , 狗 咬 般 地 龇 出 了 牙 。姥 爷 用 饭 勺 敲 着 桌 子 ,脸 涨 得 通 红 , 公 鸡 打 鸣 一 样 地 叫 :“ 都 给 我 滚 出 去 要 饭 去! ”
上面这段选文出自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童年》,主人公是 。
8、下面是一篇中考考场作文。试从写作主题、思路和语言等方面对它作一些客观的分析评价。(字数:150字左右)(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