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8
- 资源简介:
约2630个字。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执教 李国忠 班级 初一年级 时间 2010年10月8日
课题 金色花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
合作探究,逐步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一、 小故事导入。
同学们,先给你们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最后。”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同学们,你们也是母亲的孩子。孩子该怎样回报母亲呢?让我们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散文诗,读完后请你告诉老师,这首散文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的感受如何?
——讲了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故事。亲密,母子情深,童真童趣。
三、研读品味。
1、下面想请几位同学合作朗读这首散文诗,其他同学再次感受诗中温馨的氛围。
(生1)1、2、3/(生2)4/(生3)5、6/(生4)7、8、9
2、同学们,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中孩子看似失踪了一天,却始终与妈妈在一起孩子与妈妈嬉戏的画面,令人难忘。请问同学们,孩子与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这样的句式回答: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我是从……看出的;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妈妈,我是从……看出的。
例1、我看到了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我是从“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一段看出的。
师:“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多么天真的想法。“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又是多么的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