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2 23:33: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20个字。

  23.《核舟记》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3、了解大苏游赤壁一事: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实际是流放;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自主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核舟记》选自()编辑的《》。作者是()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罔()贻()有奇()黍()糁()
  髯()椎髻()膝()楫()不属()
  3、重点词语释义。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罔不:
  因势象形:尝:贻:
  高可二黍许:峨冠: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诎:若听茶声然:
  钩画了了:盖简桃核修狭:
  4、下面句中有没有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  
  (3)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6.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