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
- 资源简介:
共8张,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有课件和配套教案约2290字,适合教学实际。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
江宁高中 刘星
教学目标:
1、 了解律诗的格律特点
2、 掌握律诗“起承转合”的构思脉络
3、 提升阅读鉴赏律诗的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题:说说你对律诗了解多少?请学生回答。
板书:律诗(近体诗、有格律):
1、每首八句,分五、七言
2、分首、颔、颈、尾,其中颔联、颈联对仗
3、押韵,二、四、六、八句,押平声,讲究平仄
(4、起、承、转(描写角度或表达方式)、合)
教师小结:
律诗作为近体诗的一种,它与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它讲究诗歌的格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律诗是一种讲究格律的诗,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律诗形式上的要求,那么律诗在内容上,有什么讲究呢?让我一起来探究一下,请看示例。
二、学生探究《山居秋瞑》(投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紧接题目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奠定全诗轻快的基调(起 、写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承上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承 、写景)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颈联由写景物转入写人,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景美人亦美。 (转 、描写角度)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合人与景的美好,说此地是洁身自好的所在,抒发寄情山水之志。 (合 、抒情 言志)
教师小结(板书):
律诗在内容布局上都有起、承、转、合四步。“起”,实际上是紧承诗题,引入所叙、所描之事、物,是律诗的第一联,即首联;“承”,是“起”的延续,拓展意境,一般也是记叙或描写,是律诗的第二联,即颔联;“转”在律诗中的表现,有的未改变前两联记叙或描写的笔法,但记叙与描写的对象或视角也会转变,有些律诗则干脆由记叙或描写转到议论或抒情上来了,也有的是把感情基调由悲变喜或由喜变悲,从内容上贴“合”主题。这是律诗的第三联,即颈联;“合”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突现中心的任务,抒情点睛之笔,所以,可以说,每首律诗必有一画龙点睛之句,那往往就是最后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