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12年-201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 17:33: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15230字。

  试卷类型:A卷          河北冀州中学
  2012年-201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试题分数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慧与道德
  肖群忠
  智慧总是与伦理道德相关,道德智慧是智慧的主要形式。智慧是知识、德性与境界的统一。道德与智慧的结合,就成为智德。智德不仅是西方的“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之首,而且也是孔子所讲的“三达德”,即知、仁、勇之首。道德智慧或智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人生觉解。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天道、人道都有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自觉。比如,儒家有“三才”之说,天居于上,地承于下,而人居其中,与天地合德。因此,人应效法天地的某些特性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的人生态度核心就是这样两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容待人。这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精神。只有对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才会信奉、弘扬自强精神、厚德精神。如果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那就不会重视道德。可见,道德智慧首先是对人生大道的觉解,它可以从根本上决定我们人生实践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选择。
  价值澄明。用“澄明”似乎已经在说一种道德智慧的境界了。实际上,作为一种动态过程的道德智慧,也可以说是不断的“价值澄清”活动。道德智慧的价值澄明不仅包括认知评价上的“价值澄清”活动,而且还包括实践意义上的价值选择。光有认识不能落实为实践,还不能把道德智慧坚持到底。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道德选择,如道义与利益、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道德智慧就是在人生日常行为和关键时刻都能作出符合道义的正确选择。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人的最大利益,但当它与道义发生严重冲突,不能两全时,儒家鼓励人们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倡导并坚持“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并且把这看作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因为一旦仅仅以利本身为出发点,而不以义去约束利,则往往会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总之,道德智慧要求人们能够作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近年来常看到许多官员因贪腐而丢了脑袋,常为此感叹。这些人的“智商”和人生权谋可能都是很高的,可他们都是缺乏道德智慧的人,因为他们在义利观问题上未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可见道德智慧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知世明伦。道德智慧无非是一种审时度势,善处人际关系的明智。“知世”要求人们能够审时度势,知先后、掂轻重、择缓急,体现为实践过程中的明智恰当。孔子曾经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也就是说,一个大仁大智大勇之人,不仅是胸怀高远理想和道义原则的人,而且也是能够了解客观情势,掌握命运与时机的人,同时还要有判别轻重缓急的意识,明白当下之务。“明伦”就是要求我们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善识人。道德智慧不仅要求能知人,而且还能够与人进行友好的交往,与人为善,不失原则;对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有高度的自觉,有责任感、义务感,知所当为,勇于承担,尽伦尽份。
  修身立命。这主要包括知己的明智、修己的实践和安身立命的境界。具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更为高明的德性,儒家将之视作君子的基本德性之一。《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自知”,主要是对于自己的德性、能力大小及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方能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一个充满道德智慧的人。这种自知的道德智慧需要在人生的长途中、在与人的交往中不断的提高。
  知己是道德智慧的认识活动,而修身则是道德智慧的实践活动。修身不仅需要学、思,而且还重在习、行。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自觉性的人,化德性为生活,培养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何为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在我看来主要体现为:第一,知命、立命的人生定见;第二,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第三,安之若素的行为方式;第四,心安情乐的精神状态。心安就是由于对自己的命运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自控,对自己的道德有高度的自信,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有充分的自尊。因此,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心平如镜、不假外求、安之若素、怡然自得的平和状态。用现代话说就是他们心理特别平衡,按伊壁鸠鲁的话说就是“灵魂无纷扰”。
  1, 下列关于“道德智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智慧首先是对人生大道的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自觉,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
  B.道德智慧体现在价值选择上,不仅包括认知评价,而且包括实践意义上的价值选择;认知评价只有通过价值选择实践的落实,才能使道德智慧得以坚持。
  C.道德智慧体现在修身立命方面的意义,应从知己的明智、修己的实践和安身立命的境界三个层面解读。
  D.道德智慧的又一主要内容即是知世明伦,它主要体现在实践过程中的明智恰当,表现为能够审时度势,知先后,掂轻重,择缓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廷璋字温玉,真定人。家世素微贱,有姊寡居京师,周祖微时,欲聘之,姊以告廷璋。廷璋往见周祖,归谓姊曰:“此人姿貌异常,不可拒。”姊乃从之。
  周祖从汉祖镇太原,廷璋屡省其姊,周祖爱其纯谨。姊卒,留廷璋给事左右。及出讨三叛,入平国难,廷璋数献奇计。即位,追册廷璋姊为淑妃,擢廷璋为右飞龙使,廷璋固辞不拜。
  世宗自澶渊还京,言廷璋有干材,迁客省使。泾帅史懿称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