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关汉卿
【学前导引】
上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戏剧及外国戏剧剧本,重点学习了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对现代戏剧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形式包括元杂剧、元散曲和明清传奇。通过一些典范作品的学习,初步了解古代戏曲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鉴赏古代戏曲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并掌握一些古代白话的意义。
2.通过分析剧情和结构来理解、领悟作品主题。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
4.品味作品语言“本色派”的特色。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1.元曲
2.元杂剧结构
一般一本四折,个别五折或五折以上。
折: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只能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戏中的“幕”。
一般第一折前还有“楔子”,对故事的由来作简单的介绍,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楔子,相当于过场戏。
3.元杂剧角色
旦:女角,分正旦、副旦。
末:男角,分正末、副末。
净:扮演刚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
杂:其他角色,如驾(皇帝)、孤(官员)、孛老(老年人)、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洁郎(和尚)。
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4.元杂剧剧本构成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
科介(“科”“科范”):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5.宫调、曲牌
宫调:调式,元杂剧共分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相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
曲牌:曲调,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
元杂剧中一折戏只可用一种宫调演唱。
二、识记积累
1. 字音识记
刽子手(ɡuì) 提防(dī) 埋怨(mán)
盗跖(zhí) 勘(kān) 前合后偃(yǎn)
哥哥行(hánɡ) 嗟怨(jiē) 罪愆(qiān)
尸骸(hái) 冤枉(wanɡ) 苌弘(chánɡ hónɡ)
古陌荒阡(qiān) 湛湛青天(zhàn) 亢旱(kànɡ)
2.词义
①生埋怨:生,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