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约5850字。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虏(lǔ) 故垒(lěi) 纶巾(ɡuān)
B.雄姿英发(fā) 千堆雪(zuī) 经纶世务(lún)
C.华发(huā) 嗟叹(jiē) 强虏(qiánɡ)
D.淘尽(táo) 公瑾(jīn) 还酹 (lèi)
【解析】 A项,“纶”应读“ɡuān”;B项,“堆”应读“duī”;D项,“瑾”应读“jǐn”。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强虏灰飞烟灭 D.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尊”通“樽”。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道:说,讲,动词。
B.故国神游 故国:国家,名词。
C.早生华发 发:头发,名词。
D.故垒西边 故:旧有的,这里指旧时的。
【解析】 B项,这里的“故国”特指“古战场赤壁”。
【答案】 B
3.从句式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解析】 B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介宾结构后置;C项是被动句;D项是判断句。
【答案】 B
5.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羡 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解析】 开头三句虚实结合,由虚到实,从有形的长江到抽象的历史长河,由对自然伟力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羡叹。
【答案】 C
6.下列诗句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解析】 B项是夸张,其余的是借代。其中“羽扇纶巾”“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