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28 19:00: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3570字。

  期末复习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阅读
  (一)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 诗中最能触发诗人情感的两个意象是:、。
  2.  这首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慨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认为形容得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4.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诗,语言质朴,又包含着无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三)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注。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6. 诗的三、四两句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是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一)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敲,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敲。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释】①敲(qí):倾斜。②宥(yòu)座:“宥”同“右”,座位右边。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   
  (3) 思而不学则殆(    )    (4)痛则覆(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孔子问于守庙者……
  9.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0. 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第一段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与应该相结合。甲文第二段和乙文谈的是学习
  方面的问题;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乙文内容说说理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