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课堂教学实录
荣成市世纪小学 王海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两个重量相同的物体,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绳子拴起来,在同一时间内,以不同的振幅开始摆动,他们最终会同时停下来,你们相信吗?(边说边动手演示)不相信?对,一开始老师也不相信,可是,昨天晚上老师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另老师大吃一惊:他们确确实实是同时停下来的。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四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的。不知大家对伽利略了解多少?
——伽利略在斜塔上作过一个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
——伽利略还提出了物体的惯性定律。
说得很好,看来大家对伽利略的了解比老师要多,老师感到很高兴。老师还想补充一点:
——伽利略还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我们刚才这个小实验,就是依据他的原理做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伽利略的人物传记(板书《斜塔上的实验》)。这是伽利略一生最自豪的实验,我们看看他是如何用实验来检验理论与探索新理论的,同时学习他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首先,大家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然后小组合作,通过讨论、查字典等方式把字词的困难解决掉。
——好,时间到。翻开课本79页,集体把这些生词读一读。
——大家读得非常准确,看来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在逐步提高,老师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励。
2、然后,大家速读课文一遍,解决如下问题:(1)找出描写两个实验的起止段落。(2)思考一下文章其它部分写的是什么事?
——好,这位同学已经举手了,请说。
——我认为1-7自然段写发现摆的规律,13-19自然段写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剩下的8-12自然段写伽利略孩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好。这位同学想说,请说。
——我认为刚才的同学划分的非常准确,我同意他的划法。
对,老师也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大家还有异议吗?
——没有了。
三、学生质疑探究
好,这个问题我们到此为止,接下来大家做这样一项工作:从课文中找出你的疑难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问题一:在第八段中有一个词“天空的音乐”是指什么?
答: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我想天空的音乐就比喻天文现象。因为我们通常能领会到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