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1400个字。
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45×2
一、导入学习内容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罗贯中深刻揭露了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慎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用不用,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水浒多勇夫。其实不然,《水浒》中的英雄人物大多不乏智慧,不信?请看《智取生辰纲》,让你见识一下梁山英雄的超人智慧,看看他们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二、全文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认识作者的思想倾向,熟悉一些英雄人物。
2、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分析情节结构,复述故事情节。
3、具体分析“智押”与“智取”;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4、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认识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三、自主学习指导(课前阅读准备)
第一遍阅读解决:1、读准下列字的读音(注音):趱行虞候嗔怪尴尬
小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气诺诺连声芥菜剜口割舌
忒舀酒罗唣聒噪晁盖三阮施耐庵面面相觑
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死心塌地勾当
晓事寻思忍气吞声喃喃呐呐
出没分说热不可当絮絮聒聒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和《水浒传》的有关知识。(展示课交流)
第二遍阅读:整体把握,具体解决探究下列问题。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是谁押送?又是谁“取走”的?是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抓住明、暗两条线索,并体会其好处。
2、在家里对着镜子复述故事情节,然后分析本文的结构: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第三边阅读1、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并分析各自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合作探究学习(以组为单位深层探究)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终因失陷生辰纲而“贻误”终身,那么在他身上是否就“无智”可言呢?请举例分析。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杨志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真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除了上面的归纳,杨志还有哪些举措?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4、生辰纲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说说你的看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5、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始终不明白,现在请你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十八课《杨修之死》导学案45×2
一、导入学习内容
杨修何许人也?因何死于何人之手?杨修是《三国》里的人物,因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曹操是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他“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语就充分反映了猜忌的性格。吕伯奢想杀猪犒劳刺杀董卓而成为天下名人的曹操,没成想却成了他这种性格的第一个有分量的牺牲品。能猜中曹操心思的杨修自然不能例外。
二、全文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把握文意,掌握一些重点词。
2、概括典型事件,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件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探讨杨修真正死因,畅谈做人的启示;激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三、自主学习指导(课前阅读准备)
三遍阅读后,完成对下面问题的探究:
1、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音、解释。
生字:庖官夏侯惇鸡肋主簿佯装谮害
分食讫心恶之伺察大簏绰刀恃才放旷
词语:主簿班师谮佯装绰
恃才放旷丕如其言数犯曹操之忌
适庖官进鸡汤人皆不晓其意植然其言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以及相关背景(展示课交流)。
3、整体把握:1)复述故事情节;2)概括课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3)课文围绕“杨修数犯曹操之忌”共写了哪些事件,请用简要的语言给各事件命名(归纳)。
4)划分文章层次,并归纳段意。
四、合作探究学习(以组为单位深层探究)
1、小组内两两结对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与困惑。
2、深入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找出发生在杨修与曹操之间矛盾故事中,曹操心理反应的词语,认识操对杨修的嫉恨程度和操早有杀修之心的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