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一高2012年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3360字。
唐河一高2012年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李春和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形象有如美的躯体,离开形象,美的生命就无从寄托了。形象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感性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审美感受。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黑格尔在美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但是在美离不开形象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所谓“显现”就是离不开感性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因此他提出“个体性是美的最根本的特征”。 美的个体性决定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美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由于现实中美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艺术创造中特别重视把握个性特征。歌德认为“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才是艺术的真正生命”。我们在审美活动中的大量事实都说明美的这个特征,例如自然美中不仅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就是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气候、时间,也会现出不同的特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生动描述了洞庭湖精神的变化,霪雨时节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春和景明时节是“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入夜,则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这些都说明自然美是丰富多彩的。在社会生活中更是如此,例如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特征,正像清代沈宗骞所说:“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所以在美的领域中最忌雷同,在艺术中这点表现得很明显。像雕塑中的五百罗汉,小说《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绘画中的百鸟图、百马图等等都重视对象个性特征的刻画。
美虽然离不开形象,但并不是任何形象都是美的,丑也是有形象的。科学中的挂图也有形象,但这种形象主要是为了传播知识。而美是一种具有情感上感染力的肯定形象。在美学史上一些美学家指出美的事物具有可爱的性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别林斯基也说过:“没有爱伴随着美,就没有生命。”但美的事物一旦形成,它又能引起人们的喜爱。我国明代祝允明曾讲过:“事之形有美恶,而后吾之情有爱憎。”美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美的形象中之所以有感染力量,就在于荚的形象中蕴含着人的本质,人的最珍贵特性。 (选自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有删改)
1.下列对“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的事物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寄托美的生命。
B.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C.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
D.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
2.下列对文章引述的观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个体性是美的最根本的特征”,这里的“个体性”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可感的形象。
B.别林斯基说“没有爱伴随着美,就没有生命”,说明美要想获得生命力,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C.清代沈宗骞认为“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意思是说人在外貌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性格上却各有不同特点。
D.歌德认为“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才是艺术的真正生命”,“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成功刻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的事物往往通过人的感官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进而给人以审美享受。
B.文章引用《岳阳楼汜》的内容和雕塑中的五百罗汉是为了说明自然美是丰富多彩的。
C.现实中的美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艺术创造中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布可能创造出艺术的美。
D.科学挂图中的形象之所以不能成为美的形象,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形象无法给人一种情感上的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规。善医,即以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