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8170字。
<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立足在写亲情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作文的写作技巧:如何写的充分;2.学习细节描写。
过程与方法: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情感体验,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1.激发学生唤起亲情,体验亲情;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3.学会尊重、沟通与回报爱。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何谓文章的充实,并知道怎样才能使文章充实起来;2.从不同的方面学习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中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亲情要有深刻的理解,知道用细节打动读者,用真情感动读者,用真理撼动读者。
【教学策略】1.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有关亲情的事例,创造一种情境,烘托气氛,吸引学生;2.重难点突破方法是:层层铺垫,讨论的方法。
【教学计划】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送上的一盏清心的茶。也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
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
二.何谓文章的充实?——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一)材料丰富,血肉丰满
材料丰富,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具体来说,写记叙文,要求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要求论据丰富而典型;写说明文,要求资料丰富。总之,要力避作文内容陈旧单一、论据苍白无力、资料匮乏的弊病。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丰富,文章才显得丰满。作文的丰富材料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尤其是同类材料的积累),当然也需要掌握一些选材、用材地方法。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一些简便实用的用材方法。
1.用排比句铺排材料,使文章充实
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可以运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的材料,这样既显得材料丰富,又显得有气势。
⑴反面排比举例及正面排比举例
秦桧说,荣华富贵、安逸享乐才是我的追求;慈禧说,不管多少人反对,老祖宗之“法”终不可变;蒋介石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共产党是一定要剿灭的;汪精卫说,为了自己的权力,我可不在乎什么汉奸不汉奸的;希特勒说,日耳曼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才能统治世界:他们一意孤行,终因不听谏言,落得个可悲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