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7
- 资源简介:
课件共9张,教案约4550字。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学设计
2012年10月26日 第四节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音正义,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赏析重点词语,通过炼字明确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特征,能举例说明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2、了解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的抒情手法,能用原诗句说明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原诗句出发,感受诗中深沉的去国怀乡之情,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能整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诗人去国怀乡之情;
借助炼字赏析诗中景物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准确、规范地表达这种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鉴赏术语准确、规范地表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导入】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首登高诗写得气势磅礴,豪情满怀。小谢笔下的登高之景之情,又是怎样的呢?
一、 引入新课
投影全诗: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二、 朗读课文
正音:谢朓(tiǎo) 灞涘(bà sì) 飞甍(méng)
绮(qǐ) 流霰(xiàn) 鬒(zhěn)
三、 指导学生朗读并熟读成诵
诗人在夕阳西下登高回望故国而生满怀离愁别绪,语调较为低沉。
板书: 《晚登》 —— 去国怀乡
四、 思考:
王国维说过:“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作者这去国怀乡之人眼中之景如何?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