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10
- 资源简介:
约2390个字。
简介:
1、 我班自实施“1263”课程模式以来,课堂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欢乐海洋。本课是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六单元“诗歌拔萃”的古代诗词。课时安排为3个课时,分别是“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训练课”。在本课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以及探究学习,积累文言字词;初步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赏析本文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上课年级 初一 语文学科 主题 《木兰诗》
课时 3 课型 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训练课学习日期 2011年3月
知识与技能:
1、 疏通文章,积累文言字词。
2、 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初步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
3、 赏析本文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一名智勇双全的领导型人才。
重难点点 1、掌握重要文言词句;
2、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
3、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关键问题 1、掌握重要文言词句;
2、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1、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全文,解决生成的主要问题。
2、在借助工具书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
2、收集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程序(要素)
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
二、走进文本、
结构学习
三、完成导读、
合作评价
四、问题生成、
[旁白]同学们,从“好”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对!女子便是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是怎样的一位好女子——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