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1840个字。
20.俗世奇人
【学情分析】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文字简单,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文章中的一“俗”一“奇“,安排得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富有特色的语言,都是值得学生探讨的话题。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认识他们“奇”在哪里;
3、揣摩、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什么奇人奇事吗?
2、和大家一样,我也曾经从媒体中见识了不少奇人高手,有用耳朵拉汽车的,有空手掰铁锅的……他们都来自民间,都有着自己拿手的绝活。今天,让我们跟着当代作家冯骥才去认识一位天津的奇人。
(出示有关天津“泥人张”彩塑的图片,学生观赏。)
教师引导:大家看到的是天津“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作为民族艺术的奇葩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你想知道它的创始人吗?今天,让我们走近奇人泥人张,去一睹他的风采。
二、了解故事情节
出示如下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10个字以内)(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2、梳理故事情节。
三、感知人物形象
思考:具体说说海张五和泥人张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海张五:有钱有势猖狂蛮横
泥人张
1、泥塑手艺高超,独一无二;(手艺奇)
2、个性内敛,沉稳而机智,不畏权贵。(个性奇)
3、面对羞辱出招奇特,善于后发制人,一招制敌。(行事奇)
四、揣摩、品味语言
1、分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2、依次出示如下语句,学生揣摩品味:
(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这样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你怎么理解句中这个“找”字?试着将它换用“捏”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