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ppt157
- 资源简介:
共18张。有教案,约1450个字。县观摩课。
14.《秋天》教案
县观摩课新桥二中丘真
教学目标:
1.流利、,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几幅漂亮的图画。大家说说这些图画美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呢?……对,是秋天。人们在领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后,盼来了习习秋风。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凉,给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话题,许多吟秋的诗文传诵不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丁()肥硕()栖息()寥廓()枯涸()
清冽()梦寐()镰刀()乌桕()
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三、朗读感知:
1、同学们都知道,前几节课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了诗歌。诗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注重朗读。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遍。(读完后教师评价)诗歌的朗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节奏和重音。老师给大家把第二节的重音和节奏画出来了。(大家一起把第二节读一遍,读完后教师评价)。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第一和第三的停顿和重音画好。
3、听完后,我们也仿照录音朗读,一起来把文章再读一遍,好吗?
思考:①、在朗读中,请同学们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并给每节诗概括小标题。②、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四、品味赏析
问:这样的秋景你喜欢吗?最喜欢哪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吗?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说说好在哪儿?
1、我们先以第一节为例品味诗歌优美语言,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