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260字。
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媛(yuán)女 酾 (shī) 酒 乘(chèng)凉 熏陶渐(jiān)染
B.混(hùn)沌 干(gān)禄 隽(jùn)永 潜(qiǎn)滋暗长
C.茎(jīng)叶 蜷(quán)缩 愆(qiān)期 否(pǐ)极泰来
D.纤(qiàn)绳 蜕(tuì)变 悄(qiāo)然 夙(sù)兴夜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葱笼 没精打采 肄业 欲盖弥张 怨天尤人
B.潦草 揠苗助长 砥砺 游目骋怀 相形见绌
C.勖勉 涸辙之鲋 镶嵌 放浪形骸 浅尝则止
D.坚忍 信誓旦旦 影碟 杯盘狼藉 锋芒必露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随着有车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手上路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日甚一日,人们面临着安全危机。为此,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监控措施,从源头堵住“马路杀手”。
B.去年年底,政协委员对市里39个部门一一进行调研、评议,当面锣对面鼓地“敲”出48条行风整改意见,“敲”得大家心服口服。
C.近日各地出台的《关于重申禁止洒后驾车的规定》,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激起一片叫好声。但是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还需要在落实上狠下工夫。
D.《天龙八部》选入高中语文读本,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担心比比皆是的打斗场面描写会产生负面影响,金庸先生则担心中学生看不懂其中的人生痛苦与悲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时代”一词的发明无疑夸大和渲染了反抗某些强权压制的情绪,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的一面。
B.深圳市将每年12月7日设为“深圳创意设计日”,与深圳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的2008年12月7日同属一天。
C.马英九12月26日在台北出席世界华语教学研讨会致词时说,繁体字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字形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责成台行政部门启动繁体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
D.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12月7日开幕,会议主要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创造新的世界 ②它使人解除了恐惧 ③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
④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关系 ⑤让人们在一种新的关系中释放自我,宣泄重负 ⑥高贵与神圣同卑下与粗俗相妥协
A.⑤①③②⑥④ B.⑤①②③④⑥
C.④⑥②③①⑤ D.④⑥⑤①②③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用尖刀刺伤卫队长费比斯后逃走,和卫队长在一起的艾丝美拉达却被认定为凶手,被判处死刑。
B.宝玉淋雨回家,众人不知是宝玉,嬉闹着不给开门。宝玉生气,冒失地踢了前来开门的麝月。
C.第三次出游,堂吉诃德和桑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托波索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小姐。
D.为了商讨是否与刘备联盟,周瑜应孙权之招来到柴桑。东吴群臣,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铜雀台赋》,智激周瑜,终于促成孙刘联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最近,大众传播领域的学术语言越来越像在恶搞:一会儿有人吆喝“孔子是丧家之犬”,一会儿有人叫喊“李白是古惑仔”;左边的场子在用京韵大鼓语言讲经,右边的场子在用单口相声语言说史。一个劣质学术“秀场”,正在商品展销会的角落里悄悄地拉开了灰色的帷幕,试图与吴宗宪、小S争风吃醋,一较高下。
与其说孔子是丧家之犬,不如说今天的学术语言自身更像丧家之犬:它离家出走,自暴自弃,在娱乐文化的垃圾堆边东闻西嗅,四处溜达。与其说李白像古惑仔,不如说今天的学术语言自身更像古惑仔:在街头扮鬼脸、吐舌头、哗众取宠,既挑战了“家长”的权威,又骚扰了过往的行人。学术语言已经沦落到“古惑仔”和“丧家犬”的地步,暴露出传统学术思维方式的致命病理。
既不能感受斗室里枯燥和寂寞的乐趣,又缺乏对学术语言自身应有的热衷和信念,更没有找到进入公众传播领域的有效途径或话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