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 资源简介:
约38760字。
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梁启超的贡献: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倡导者有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黄遵宪等。
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改变小说是“小道”、“闲书”的传统观念。
文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文体的特点:“务求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
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裘廷梁。梁启超开创了写议论文、政论文。
1911年辛亥革命发起和倡导了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热情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激烈批判封建道德,批驳遗老们欲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入宪法的荒谬主张。一场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的思想革命运动,如狂飚突起,迅猛展开。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的内容: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三大主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简述周作人《人的文学》的思想内容:周作人于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章。
①提出“我们现在应当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非人的文学。”他解释“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所谓“肉”,是“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所谓“灵”,是指“逐渐向上,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能达到高上和平的境地”的人的“内面生活”。
②“人的文学,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