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24 10:13: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60字。

  风筝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我”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2、学会用质疑的方法分析文章的内涵,理解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天性的扼杀。
  3、理解文中环境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教学难点:
    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说起风筝,应是很多人所喜欢的吧?不知你们有没有放过风筝?看到风筝在空中飞有何感受呢?
  的确,风筝给人带来自由和快乐的感觉,可是文中的“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
  二、整体感知
  1. 文中的“我”看到北京冬季天空中浮动的风筝时,有什么感受?
  ——惊异、悲哀。
  1) 惊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惊异?
  2) 又为什么悲哀呢?
  ——看来作者是因为风筝而想起了一些往事而感到悲哀,下面我想请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一下,文中的“我”回忆了关于风筝的什么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毁坏了小兄弟做的风筝,后来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于是想讨得小兄弟的饶恕,但是小兄弟却忘记了,我感到心情沉重和悲哀。)
  2.  “我”当初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呢?
  ——板书:不爱、嫌恶,认为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意,希望弟弟做些有出息的事。
    我为什么这样认为?是什么原因让我有这样的想法?
  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  我不喜欢甚至嫌恶风筝,可弟弟呢?从文中哪看出来的?
  1) 抓神态、动作描写体会弟弟对风筝的痴迷。(板书:最喜欢惊呼跳跃)
  朗读这一句,体会弟弟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2) 弟弟对风筝的迷恋文中哪里还有体现吗?(提示:仅仅是欣赏别人放风筝吗?)
  ——躲开哥哥去杂物间偷偷做蝴蝶风筝。
  3) 文中有一个词很好地形容了弟弟如何做风筝的,有没有发现?
  —苦心孤诣(如何理解?弟弟苦心孤诣地做风筝体现在哪?)板书:拾枯竹将完工
  4.  弟弟如此喜爱风筝,并苦心孤诣地自己做风筝,可我却把它毁坏了,我是如何毁坏的?
  1) 同学一起读这一句,回答:我当时的态度如何啊?——粗暴、恶劣、冷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