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问题解决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21 16:17: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580字。

  邢小雷2012年《渔父》问题解决导学案
  语文•苏教版必修5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第一板块:生存选择
  《渔父》
  山西省阳城一中 邢小雷
  导学一:创设问题、引领目标(知人论世  设疑激趣)
  问题导入一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所以,司马迁为了活出生命的分量,当他遭受奇耻大辱,污辱先人、为乡党所笑时,当社会逼迫他即将引节自尽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隐忍苟活,为的是文采表于后。正因为这一选择,司马迁展现了他的虎性人格,铸就了一段传奇人生,给我们展示的是生命沉甸甸的力量。
  而也有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固然增加了他的生命厚度,而屈原的纵身一跳同样增加了他的生命厚度。余秋雨说,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这是对屈原和司马迁最好的诠释。当你读完《渔父》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想:这篇文章中的渔父形象是不是揭示了屈原的内心世界?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材料链接
  1.作者信息
  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但一般认定是屈原作的。余光中说:“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屈原何以有如此的力量?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概况吧。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也字灵均。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2.背景回放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所以《渔父》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
  我们可以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所谓自设问答。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