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案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19 20:22:4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70教学课题 鼎湖山听泉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两课时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散文。鼎湖山生态环境优美,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它可写的景很多,但是作者着重抓住了“泉”字来写,同时又抓住了一个“听”字作为认识泉的手段。又由听泉生悟,不仅表现了鼎湖山景色的美,而且写出了泉所深寓的精神。全文详略有致,比喻、抒情、议论从容挥洒,细描浓淡相宜。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课上让学生放声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利用媒体课件让学生结合图片,感受鼎湖山的美,并进而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听出泉水的多层次的音响,为什么能上升到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整个教学注重吟哦讽诵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全篇课文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写景的思路和构思方法。
  3、抓住通过比喻的方法来“听”泉,把握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人生感悟。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界中得到感悟,从而提升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2、抓住“听”来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人生感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
  曾几何时,张惠妹一首《听海》,让多少人为之倾倒。原来很多美好的东西,不一定都要用眼睛去看,听觉也许是最灵敏,最细腻的,听——可以让我们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今天,我们有幸跟着谢大光的脚步去广东看一看鼎湖山,来感受一下入夜时分,万籁俱寂,倾听泉声的自然之妙吧。
  「过渡:听,传来淙淙流淌的泉声,(点击媒体),依稀中我们来到了鼎湖山:(播放鼎湖山视频)」
  第一板块:
  教师引导:“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要求能通过吟哦去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诵读要立足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要有所感悟。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从课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本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明确:泉
  (听老师范读课文,配背景音乐)
  2、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泉的?并在文中找
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