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16 9:59: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10560字。

  重庆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卷2012.9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魏晋南北朝佛教大发展,佛教徒结跏趺和垂脚坐,在我国寺院中广泛流传。法显《佛国记》说:“菩萨入中,西向跏趺坐,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念。”所谓跏趺,为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即交叠左右脚于左右股坐,脚面朝上。实际上,佛教徒的坐法,有各种姿势。在河北邺城附近发掘的汉白玉刻佛造像中的临河佛4:通高35.3厘米,宽19.2厘米,该佛盘右膝坐在平方坐上,左小腿和脚下垂踏地,作思维像。这类佛像的坐法,为结跏趺和垂脚坐二者的结合。
  唐初僧人义净在《食坐小床》中,反对当时僧人在“大床上跏坐食”时指出:第一,“西方僧众将食之时,必须人人净洗手足,各各别踞小床”。当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僧食悉皆踞坐”,即中国僧人吃饭垂脚坐,完全与西方僧人同;第二,西方僧人坐的小床,“床可高七寸,方才一尺”。“东夏(指我国)诸寺,床高二尺以上,此则原不合坐,坐有床高之过,时众如此,欲如之何!”这里告诉我们,佛教初传入我国时,僧人垂脚坐小床吃饭。义净虽然认为唐初的“跏坐食”是从晋代开始的,此点无须深究,因为佛教和菩萨有垂脚坐的,而各寺院又普遍使用高足小床,垂脚坐小床吃饭势必存在。实际上,南朝僧人便是“踞食”,即垂脚坐小床吃饭。由于佛教徒的坐法,同我国跪坐礼俗相悖,从而在南朝的反佛斗争中,曾引起了一场维护跪坐,反对蹲踞和踞坐的争论。
  南朝宋范泰《论沙门踞食表》云:“禅师初至,诣阙求通,欲以胡床入踞,理不可开,故不许其进。”此表讲佛教徒求见皇帝时,欲垂脚坐小床,这是儒家礼教不允许的,故未获允。南齐顾欢《夷夏论》指责佛教徒说:“擎跽磬折,侯甸之恭;狐蹲狗踞,荒流之肃。”他认为跪坐跪拜乃人臣之礼,痛骂蹲踞坐乃边荒少数民族落后习俗。袁粲伪托道人通公为佛教徒辩解说:“西域诸记,佛经之说,俗以膝行为礼,不慕蹲坐为恭,道以三绕为虔,不尚踞傲为肃。”袁粲的反驳,不敢正面承认佛教徒蹲踞坐,只说他们并不崇尚蹲踞坐,这是无视事实的诡辩。
  这场辩论只表明汉人传统跪坐礼俗处在急剧变化中,而对于维护汉人跪坐不会起多大作用。因为当时从皇室、高门到一般人家,从各级官僚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都有信佛的。结跏趺和垂脚坐,加之胡床踞坐的流行,清谈名士和隐者们遗弃礼俗跪坐,各少数民族箕踞坐对汉人的影响,尽管魏晋南北朝汉人在庄严场合跪坐基本上仍占主流,但汉人由跪坐向垂脚坐的发展,已是一股无法抗拒的潮流。
  (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有删改)
  1.下列各项关于“结跏趺”和“垂脚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魏晋南北朝佛教大发展,当时“结跏趺”和“垂脚坐”在我国寺院中已广泛流传。
  B.在河北邺城附近发掘的汉白玉刻佛造像中的临河佛4的坐法,说明佛教徒的坐法,并不只限于“结跏趺”和“垂脚坐”两种。
  C.唐初僧人义净在《食坐小床》认为,佛教初传入我国时,僧人垂脚坐小床吃饭。
  D.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出现了“结跏趺”和“垂脚坐”,但跪坐仍是主流。
  2.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结跏趺,是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即交叠左右脚于左右股坐,脚面朝上。
  B.从佛教造像和寺庙的高足小床的广泛使用看,义净关于唐初的“坐食”始于晋代的看法,是正确的。
  C.佛教徒的坐法,是我国传统儒家礼教所不容许的,所以在南朝引起了一场反对蹲踞和踞坐的争论。
  D.南齐顾欢《夷夏论》指责佛教徒的坐法,称其为“狐蹲狗踞”,是边荒少数民族落后习俗。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初僧人义净在《食坐小床》中,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中国僧人坐法与西方僧人相同;同时,又指出了中国寺庙坐具的不合理。
  B.在关于佛教徒“坐法”的辩论中,反对的一方取得了胜利,从而很好地维护了汉人的跪坐礼俗。
  C.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传统跪坐礼俗的急剧变化,与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衰微有关系。
  D.汉人由跪坐向垂脚坐的发展趋势的形成,与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也有关系。
  二、文言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