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训练——中心突出
- 资源简介:
约2760字。
写作训练——中心突出
一、“中心突出”的内涵
“中心突出”就是文章要有旗帜鲜明的观点和见解,所写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要做到不枝不蔓,形乱神象。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 突出的。为了使文章中心突出,写议论文时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也可以采用分解论点的方法,使主题深化的同时,中心得到强化;写记叙文时则可以安排抒情、议论性的语句,使之不断重复出现,借此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中心突出”的技法
1.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
2.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显豁
3.把握具体文体应有的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
三、高考病例剖析
踮 起 脚 尖
踮起脚尖,脚尖的钝痛令人皱眉,(提及钝痛,表面上起对比反衬作用,实际表达效果不理想。)但踮起脚尖,却
可以成就美,却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芭蕾舞演员是痛苦的。(表述不准确。)日复一日踮起脚尖舞动,只为了有朝一日化为白天鹅在舞台上的蹁跹起舞。(句子不通顺,表述不准确。)众人皆知,芭蕾舞演员那变形的脚趾——那时(错别字)脚尖的痛苦所留下的明证。待到汗水和泪水流过后,我们看到舞台上那踮着脚尖的舞者优雅一如月下的精灵,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为这舞蹈所倾倒。踮起脚尖可以成就美。(说法不是很令人信服)滔滔历史长河,总有人站在波涛潮头,去看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内容突如其来,缺乏过渡,上下两部分有割断的感觉。)
邓小平,这个时代的伟人,却是身高上的矮子。(缺乏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把握能力,用词不恰当。)他踮起脚尖来,眼光却看过了东方明珠,看过了数万里重洋。(语言不干练,缺乏感染力)他三起三落,坎坷的路途中,他踮起脚尖来,那痛苦岂是常人可以想见的。(“想见”表述不够准确)走过动乱,终于窥见曙光,他的眼光使一个动荡的中国终于平定,一切秩序逐渐恢复。(这段话层次混乱,“窥见曙光”“终于平定” “逐渐恢复”应该有个内在的逻辑顺序,而且将中国这些伟大的变化简单归结于“眼光”,不够严谨。) 而他又毅然吹起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终于使中华民族今天可以自信地立于世界,并且可以向未来看见一幅光明的图景。
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世界上有多少人,被眼前的挫折所迷惑,一蹶不振,再没有拼搏的勇气。(内容和上下文缺乏紧密联系和过渡。)踮起脚尖来吧,向过去看见邓小平的不折不挠,向未来可憧憬一个前程万里。(句子不通顺。)当踮起脚尖来看的时候,那希望才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