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19 7: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研究”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深刻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①《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②同时,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其“基本理念”或“课程标准”里,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与新课标相配合的7—9年级学段语文实验教科书,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或“专题”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素,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该课题2002年被确定为合肥市教育科研市级立项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实验,基本完成预计任务,现请专家检查验收。
二、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意义
(一)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中叫Inquiry Learning,也译作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③ 广义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灌输式、授受式教学相对应,在我国早已存在,如发现学习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等都可以看成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从狭义上理解,研究性 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④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中,规定;“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2001年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4学段中的 “综合性学习”第二条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这里,研究性学习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