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处见情,微处见妙——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初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8 15:51: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680个字。

  《细处见情,微处见妙——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提问:在初中学过的叙事作品中,哪一些人物形象留给你的印象特别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朱自清笔下那个“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去爬上月台的给儿子买桔子的父亲,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口袋里有了几个钱买酒时便“排出九文大钱”的孔乙己,契诃夫笔下那个为了掩饰心理而将大衣四脱四穿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等等,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也许将永远扎根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2、提问:你知道这些人物让人刻骨铭心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原因就在于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特别是传神的细节描写,把人物鲜明的个性烙进读者的心里了。
  二、感知细节描写的概念,了解其种类
  1、什么样的描写是细节描写?
  2、教师引导学生看讲义上的句子,分析它们特点、作用和描写类别。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这一句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此为细节性的场景描写。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分析: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又说明他很懒。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此为细节性的外貌(穿着)描写。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一下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们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此为细节性的语言描写。
  (4)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分析:“罩”这个细节动作准确地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同时又将他的迂表现出来。此为细节性的动作描写。
  (5)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此为细节性的心理描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