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7 10:05: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30个字。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
  经典,无需多言。
  深入解读文本,用文章本身固有的美去吸引学生,这是硬工夫。
  巧妙设计课堂,用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流程引领学生,这是真本事。
  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充分的生成。认为预设会限制学生,这还是浅,好的预设是对学情的充好估计,是先见之明,利于学生生成,坏的预设是对学情估计不准,僵化教学流程,这才会限制学生。对此要辩证认识,不能一概而论。
  教学设计乃至教学实录都是平面的,只有课堂才是立体的。再读此文,我仿佛又看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仿佛又听到了全场听课教师会心的笑声。
  导入:同学们坐好了,老师给大家讲段故事(讲台):
  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字少游,曾师从苏轼,苏门四学士之一,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千古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是哪儿人呢?江苏高邮人。时隔900多年,江苏高邮又出了一位著名作家汪曾祺(出示幻灯片),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在不经心、不刻意中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汪曾祺也是江苏高邮人。(出示幻灯片)听说汪老也是高邮人,有人就对他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了!汪老听罢笑着说:我只能排老三,前头——还有高邮鸭蛋呢!(画鸭蛋)
  汪老怎么把高邮鸭蛋排在自己的前面?恐怕事出有因!这节课我们走进汪曾祺的散文名篇《端午的鸭蛋》(板书:题目、作者)。
  让我们去读课文,品语言,悟情感,看能否解开这个迷。(板书:读课文品语言悟情感)(2:28)
  学习新课: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词,着重思考:高邮鸭蛋何德何能、有何特色竟然排在作者之前?读完课文后,我们看谁的眼光最敏锐,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强。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学生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33)
  2.读课文后,老师检查:
  读完了。(出示幻灯片)这些字读准了吗?谁来读?
  指名读纠正(学生)。
  教师强调:掉色,色读shǎi,多用于口语。系百索子,当打结、打扣讲时读jì。(2:35)
  3. 什么是鸭蛋络子吗?(叫一学生)(对呀)课文中说:端午的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
  彩色的丝线打好了络子。(幻灯片)络子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用线打成的盛东西的网状的
  袋子。装鸭蛋的就叫“鸭蛋络子”。一枚鸭蛋为什么还被装在络子里?高邮的鸭蛋怎么就排
  在了汪老前面?谁来解这个谜?(随时走到全体学生前面)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作者说的是些顺其自然的话——我只知道人多力量大,原来鸭蛋多了也出名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