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嘴杨巴》课堂实录1
- 资源简介:
约2640个字。
《好嘴杨巴》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领略了泥人张那精湛的技艺,深深敬佩他那机智的、有骨气的人格。其实民间还有好多传奇式的人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现具有超凡口才人物事迹的文章《好嘴杨巴》。
师:你知道哪些关于口才好的人物?
生:《晏子使楚》中的晏子。
生:《三国演义》中“舌战群雄”的诸葛亮。
生:战国时的苏秦、张仪。
……
师:同学们还真知道不少,其实这方面的人才还真很多的,我们可以课下搜集一些,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学到点把话说得有水平的经验,这才是具有实用性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准备复述。
生:速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生:复述。
师:下面我们再来详细梳理一下课文内容。
师:杨七、杨巴什么关系,他们干什么的?各有什么特点?
生: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杨七;一位细白精明,人称杨八。杨七杨八,好赛哥俩,其实却无亲无故,不过他俩的爹都姓杨罢了。杨八本名杨巴,由于“巴”与“八”音同,杨巴的年岁长相又比杨七小,人们便错把他当成杨七的兄弟。不过要说他俩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亲兄弟可比。杨七手艺高,只管闷头制作;杨巴口才好,专管外场照应,
师:杨七有两手绝活,分别是——
生:第一手绝活是撒两次芝麻: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洒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洒一次芝麻。这样一直喝到见了碗底都有香味。他另一手绝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铁锅炒过,再拿擀面杖压碎。压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来。芝麻必得炒得焦黄不糊,不黄不香,太糊便苦;压碎的芝麻粒还得粗细正好,太粗费嚼,太细也就没嚼头了。
师:从这两手活上给你们什么启示?
生:干什么都得动脑筋,干什么都有学问。
师:杨巴有什么用场?
生: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师:他们的命运因为一件什么事而改观了?
生:李鸿章来天津视察他们送茶汤。
师: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师:为什么选中了他家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