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23 0:11: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个字。

  《答谢中书书》教学实录
  文登二中李玉霞
  一、导入:
  (配乐播放优美的山水图片。小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同学们,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歌,请说出你最喜欢的山水名句。
  生1(微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生2(抑扬顿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师:真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啊。山如画,水如诗。有这样一篇文章,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好想去看看啊,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答谢中书书》(板书题目及作者)
  师(故作疑惑):题目中有两个“书”,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啊?
  生3:“中书”是个官名,“谢中书”,就是一个姓谢的官员。题目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
  师(惊喜):从哪里看到的?
  生3:课下注解。
  师:真细心。我们学过的诗文中还有哪个“书”是“信”的意思呢?
  生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生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师:(伸出大拇指表扬)
  二、读美文
  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封信里写的是什么内容吧?请同学们自己查工具书,读准字音,揣摩节奏和韵律,朗读课文。
  师:刚才真是琅琅书声,声声入耳。可我想单独听“竽”,谁来“独奏”?
  朗读展示(优美舒缓的古筝乐曲响起,激励学生入境):
  生6:主动站起,单独朗读。
  师:我听你读到结尾处,头都有节奏地晃动起来,能谈一下你那时的心里感受吗?
  生7: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自豪和赞美。
  师:这是境由心生啊!朗读时就要这样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加上动作和表情。下面小组合作朗读,可以双人读,也可以多人读。
  生8生9:(双人读)
  师:我看到你们没有把面孔朝向同学,而是面朝对方,能说说你们这样设计的目的吗?
  生10:我们是想创设一种作者和朋友促膝而谈的场景。
  师:哦,你们注意用眼神来交流,从而传达出这种设计。
  学生11等六人:(首尾句齐读,中间一人一句。每人都有动作表演。演毕,生鼓掌)
  师:掌声是最好的肯定。讨论一下,他们的朗读为什么这么有感染力呢?
  生12:他们很投入。读“高峰入云”时,就做出仰望的动作,好象高山就在眼前;读“清流见底”时,就做出俯视的动作,好象水流就在脚下。
  生13:他们好象在游览。
  生14:好象在享受美景。
  师:对!他们把朗读当成了一种审美,一种激情,一种体验。让我们心怀这样的情感齐声朗读。(生齐读课文)
  师:刚才的朗读,男生读得气势高昂,女生读得婉转悠扬,悠扬更能体现文章的诗意之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