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新思·巧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案例及评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16 11:36: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70个字。

  深思•新思•巧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案例及评析
  袁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文章。它阐明了“在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的道理,从而强调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并分析了构成创造思维的因素,而且归纳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应从这样三个角度看待课堂教学。我以为:一堂课体现三个维度的评价也不能平分力量,宜根据文本的特点有所侧重。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而且是一篇译文,对于初一学生,其文体特点及创作方法甚至语言表达都不一定要作为教学重点,而藉此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乃至创造力却非常便利。因此,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定在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态度。下面是此课的部分实录和评析。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学们课前都读过了这篇课文,不知是否留意过第十一小节最后一行的一个词语:“推敲”。有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开门见山,直取文中的词语素材,引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兴趣。取材自然,巧妙。
  生:“推敲”的意思是“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课文下面有注解。
  师:非常好。那么,你知道“推敲”一词的来历吗?
  生:据说,贾岛当年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僧敲月下门”。开始贾岛既想用“推”,又想用“敲”字。想来想去的时候,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了解了情况后,想了一会儿,说:“就用‘敲’吧。”
  师:那么,真的如韩愈所说的“敲”比“推”好吗?
  生:是“敲”比“推”好,它能反衬出月夜的静寂。
  师:咱们也“推敲”一番:僧打哪儿来?在“鸟宿池边树”的情况下,为何要“敲”门?怎么样?还是觉得“敲”比“推”好吗?
  生:我觉得“推”也蛮好的,月夜归来,推门而入,不惊醒别人,也不惊动鸟儿。
  师:是啊,也许这门就是这位僧人自己掩上的,也许这寺中只有这一位僧人,为什么还要“敲”呢?
  生:我觉得“扣”也很好,既礼貌,又不像“敲”的动静那么大。
  师:说得不错。其实“推”也好,“敲”也罢,或者“扣”“开”都有可能。只要我们有一颗愿意创造的心,我们就会发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我们是愿意创造的人么?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对“推敲”的用法提出了质疑,这里让
  学生展开思考,不失为良策。
  生:是。
  师:那太好了。既然我们今天讨论“事物的正确答案”,那么,有答案就会有问题。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了几个主要问题呢?
  生:提了5个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