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15 20:49: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600字。

  《劝学》教案
  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 熟读课文尝试背诵。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1、 请一名同学读注释①。  关于诸子百家我们还了解哪些?(补充资料)
  师生回忆初中所学
  2、 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诸子百家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主张“性本恶”, 关于“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诗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2009年5月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任职培训班上建议各位干部重读《荀子•劝学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么荀子的《劝学》一文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一)、第一遍朗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标出不确定的字词,明确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学习提出阅读疑难,师生交流解答。
  3、三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纠正字音,明确句读。PPT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录音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