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8200字。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2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共36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浏览 礼上往来 遒劲(jìng) 量(1iáng)体裁衣
B. 座标 刻不容缓 感喟(wèi) 切中肯綮(qìng)
C. 耗废 成群结队 粘(nián)贴 引吭(háng)高歌
D. 部署 无暇他顾 不啻(chì) 断壁残垣(yuá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2012汤姆斯杯羽毛球决赛中,中国队和老对手韩国队杀得风声鹤唳,第二局蔡赟、傅海峰与韩国的双打组合战至25比23才最终胜出。
B. 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与制壶人的名气直接相关,但是名气越大的人所制作的壶越容易被仿冒,而仿冒的名家壶一旦被拆穿将变得一文不名。
C. 自然景区是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遗产,如果门票价格高得让普通民众无法承受,这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只能是各方利益都受到损害。
D. 最新的数据显示,上周某市新房成交量达到了自去年五月以来的最高点,楼市回暖的迹象昭然若揭,这让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兴奋不已。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事实证明摇号购车政策并不能真正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转变出行方式,比如大力倡导环保、健身且省钱的自行车。
B. 已年满29岁的刘翔,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和伤病的增多,跑进13秒大关的次数将会越来越少,所以更需要学会对体力进行合理的分配。
C. 在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一把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无情碾过。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所以大家称呼她为“最美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D. 由于今年春天长时间低温、降水量减少等天气因素,使得大蒜主产区亩产量比往年减产30%左右,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大蒜价格就涨了两倍。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文学家。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他因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其中《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D. 《改变一生的事件》节选自《悲惨世界》,作者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主要作品还有《巴黎圣母院》等。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 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 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 ,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在文字中展现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A. 描摹 勾画 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B. 描述 勾画 作品传达的是作者内心独有的情感体验
C. 描摹 刻画 作品传达的是作者内心独有的情感体验
D. 描述 刻画 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吾与点也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与:赞成 爱:爱护
B. 不能喻之于怀 是罔民也
喻:比喻 罔:通“网”,陷害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穷:贫穷 相:帮助
D.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吊:慰问 矜:自夸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出,火且尽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对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⑤ 故不我若也 ⑥成不叫,函不举
⑦刘备,天下枭雄 ⑧齐桓公闻管子与鲍叔
A.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B.①⑤/②⑥/③⑧/④⑦
C.①⑤/②⑧/③⑦/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