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选择题:(每个选项2分,共24分)<br>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r>
A.颓然(tuí) 对枰(pínɡ) 髻鬟(jí huán) 曳杖(yè)<br>
B.布衾(qīn) 脉脉(mài) 惴栗(zhuì lì) 引觞(shānɡ)<br>
C.烺烺(lǎnɡ) 靧面(huì) 呷浪(xiā) 恶能(wū)<br>
D.岩穴暝(xuémín) 霞裳(shānɡ)瀹茗(yuè) 笄女(jī)<br>
2、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br>
A.温庭筠和柳宗元、杜甫、杜牧是同朝代人。<br>
B.李贺的《南园》饱含着爱国忧思,但格调不高,至少不如白居易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r>
C.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一篇游记小品。作者感受着春回大地的信息,写了山水风光、柳枝麦苗、游人欢欣、鱼鸟之乐,无不流露喜悦之情。本文多用比喻,尤其是写山写水用了两个很长的比喻。<br>
D.《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醉翁亭记》作者都表露了自己不为人所理解的苦恼和高傲的心志,所不同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更加关注个人的命运,而《醉翁亭记》的作者表现出更多的与民同乐的情怀。<br>
3、下列诗文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br>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br>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r>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r>
D.宿/带玉堂,正对南山。<br>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br>
A.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夫子:孔子<br>
B.鳞浪层层 鳞:名词作状语,像鱼鳞似的<br>
C.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朝着<br>
D.山肴野蔌 野蔌:野味<br>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br>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br>
B.饮少辄醉<br>
C.游者皆暴日中<br>
D.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br>
6、下面对《满井游记》中修辞方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br>
A.“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都是对偶句;<br>
B.作者用“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来比喻山峦的鲜妍明媚;<br>
C.“呷浪之鳞”和“毛羽鳞鬣”用的是借代手法;<br>
D.作者用“浅鬣”来借代齐刷刷、寸把长的麦苗。<br>
7、“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br>
A.山间之朝暮也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r>
C.郊田之外 D.脱笼之鹄<br>
8、《醉翁亭记》一文的主旨是: ( )<br>
A.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 B.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br>
C.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郁闷之情<br>
9、连词“而”一般表示四种关系:A.并列、B.修饰、C.承接、D.转折。下面各句中“而”各表示什么关系,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括号内。<br>
⑴ 水落而石出者 ( )<br>
⑵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br>
⑶ 溪深而鱼肥 ( )<br>
⑷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br>
<br>
二、根据诗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26分)<br>
1、《满井游记》中的“游人虽未盛,泉而 者,罍而 者,红装而 者,亦时时有。”写出了满井的游人 的景象。<br>
2、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br>
。<br>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br>
4、《梦江南》的作者 是 (朝代)代的诗人、词人。《梦江南》所表现的是 。<br>
5、 ,铁马冰河入梦来。(选自 的《 》)。<br>
6、落红不是无情物, 。选自 的《 》,其中“落红”即 ,作者在这里用的是借喻手法,喻指的是 。<br>
7、《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 虽“醉”游永州山水,可前后的“醉”在程度上和心情上是不同的,前者作者是“披草而坐, ” ,后者则是“引觞满酌, ” 。<br>
8、《始得西山宴游记》与《 》同属“ 八记” ,且这两篇作于同一年,所写的都是同一地的山川景物,但后者更偏重于 ,前者更偏重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