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的文言句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7/30 19:12: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40字。

  高中常见的文言句式
  刘启荣
  《苏教版高中语文》到“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单元,我们基本上学习了文言文的所有特殊句式。现在,以《报任安书》(节选)和《楚辞•渔父》两篇课文为主,对高中常见文言句式做一个总结,让同学们掌握其规律,提高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者否定判断的句子。
  1、 用“也”表判断。
  (1)积威约之渐也。                    《报任安书》
  译:这是由于积累长期的威力而逐渐造成了目前的情况。
  (2)西伯,伯也            《报任安书》
  译:西伯是一方诸侯之长。
  (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报任安书》
  译:勇怯强弱都是形势所造成的。
  2、 用“者”“也”表判断,其中“者”表停顿,“也”表肯定判断。
  (1)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报任安书》
  译:古人之所以不轻易对大夫施刑,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译:(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3、 用“为”“是”表肯定判断。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译:同样是漂泊天涯的人,相逢时(定会同病相怜),谁会在意是否曾经认识呢。
  (2)、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译:如今别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却)是鱼和肉,还辞行干什么呢?
  例(2)中,前两个“为”,作判断词“是”;第三个“为”,作语气助词“呢”。
  4.、用“不”“非”“弗”“无”“莫”“未”等副词表否定判断。
  (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报任安书》
  译:才想到为守住气节而死,这不也太晚了吗!
  (2)君子性非异也。                           《劝学》
  译:君子的本性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礼记•檀弓》
  译:(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路上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
  二、倒装句
  倒装句是颠倒了语言顺序的句子,翻译时须按正常的语序复原。倒装句一般有: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一)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于、以、乎”等介词结构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动词之后,就是状语后置。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译: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2)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报任安书》
  译:淮阴侯本是王,却在陈地戴上了刑具。
  (3)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
  译: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不能在后世显露。
  (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项脊轩志》
  译:又在庭院中错落地种上兰花、桂树、翠竹等各种花木。
  (5)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