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生活中的‘弃’与‘取’”导写及示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7/14 16:21: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40字。

  命题作文“生活中的‘弃’与‘取’”导写及示例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为了有所“取”,就必然会有所“弃”。
  请以“生活中的‘弃’与‘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标题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作指导】
  孟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面对的是生命与正义的抉择,如果用这样的问题来拷问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未免过于沉重了些,但拿东坡先生的“肉”与“竹”这道“选择题”来考一考今天的中学生,我以为倒是恰到好处。东坡诗中的“肉”和“竹”分别喻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诗人毅然弃“肉”而取“竹”——他为的是能过上一种高雅脱俗的精神生活——这是苏轼高出一般俗人的地方,也是他能坦然而淡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风刀霜剑挫折坎坷,最终成为文学史上一座常人难以企及的丰碑的根本原因。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在物质追求之外,还会有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会胜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就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记住拿其中一片去换一朵水仙花。”这与东坡先生的弃“肉”取“竹”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中外,多少有成就者他们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陶渊明生活艰辛,他追求的恰是淡泊宁静、远离世俗的精神生活,最终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境界;李白也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放弃了名利,他辞职归隐,畅怀山水,最终登上唐诗的巅峰;钱学森在新中国诞生之初,舍弃美国优裕的生活毅然回国,最终成为人人景仰的航天之父……在物质财富已经大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中学生都应该想一想我们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生活中的“弃”与“取”,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道作文题,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道考题,考量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借议论文、散文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借小小说、小故事曲折地反映我们的生活态度。作为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力求深刻;叙事类文章须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观点可以含蓄但不能含混。
  【佳作示例】
  生活中的“弃”与“取”
  陶 冶
  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大都是如何坚持,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学会放弃。
  人生路上充满选择,物质社会充满诱惑——面对这样的生活,只有学会舍弃,才能让生命有一个轻松的旅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隐居田园,他是明智的。与其在官场上表面风光,而实则低头弓腰贱卖尊严,不如抛却一身的压力,享受最天然纯净的快乐。舍弃名利的日子虽然清贫些,但身心也格外的轻松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