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7960字。
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段考试
语 文
第Ⅰ卷(共24分)
一.基础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楔(xiē)子 亢(kàng)旱 阡(xiān)陌 苌(cháng)弘化碧
B.赝品(yàn) 燥热(zào) 忖度(chǔn) 束缚(fù)
C.戕(chuāng)害 玉簪(zān) 蹩(bié)进 残羹冷炙(zhì)
D.自诩(xǔ) 饿莩(piǎo) 偏裨(pí) 癖好(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东南形胜 豪奢 竹杖芒鞋 清秋
B.舞榭歌台 珠玑 东蓠把酒 狼狈
C.灰飞烟灭 断鸿 仓惶北顾 樯橹
D.故垒西边 锋火 凄凄惨惨 罗绮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借助于美国人的 扶植,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②这家医院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许多重病、疑难病患者都愿意到这里 。
③中国政府 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始终以最大的诚意争取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④常言道:“ ”一个人再聪明能干,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也终将一事无成。
A.鼎力 应诊 考虑到 孤掌难鸣
B.大力 就诊 鉴于 一个巴掌拍不响
C.鼎力 应诊 鉴于 一个巴掌拍不响
D.大力 就诊 考虑到 孤掌难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臂紧紧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C.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弘扬民族精神十分重要。如果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喻为打仗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占领制高点;比喻为人的躯体,这就是人的脊梁骨。
B.今天是北京公厕实行免费使用措施的第一天,记者在人员最多的北京站前的公厕门口看到,以前的收费窗口已是“门庭冷落”,再也看不到往日排长队的景象。
C.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马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5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6.下列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臣请完璧归赵
D.乃使其从者衣褐
7.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B.三、四两句,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意趣。
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意思是:农民击着鼓,奏着乐一队一队地走过,原来是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社日盛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而被罢官回乡时,所以诗中含有悲观失意的情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每题2分,共8分)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