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之《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7/10 9:48: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50个字。

  一、教案背景  
  1、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①学生能够背诵《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每首诗的诗意和主题。
  ③发现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同学间互助解答。
  二、教学课题:古诗词赏析《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生能够理解每首诗的诗意和主题。
  ②、学生会赏析每首诗中的名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或词人从内心深处流露的情感,能够产生共鸣。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两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时代,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学生借助词典和课文注释,大体可读懂课文。在学习时宜从整体感知作者在诗中描绘的情景,从而了解诗的内涵美,然后从用词的角度深入分析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通过朗读品味。
  【百度搜索】http://www.5156edu.com/page/06-06-18/10210.html
  2、写作背景: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诗人。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代人。作这首词时已41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他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百度搜索】http://www.5156edu.com/page/06-06-13/9979.html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讨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两首咏月诗词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怀人的思想感情。
  (三)在诵读的基础上,用流畅的语言梳理每首诗的画面。
  (四)根据赏析材料,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和诗词中的一个字。
  (五)背诵,默写。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