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说课稿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29 13:58: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30字。

  《海燕》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课时安排、说教学过程、说作业布置、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向各位展示本节课教学。
  一、说教材
  1、文本的特点和地位:
  《海燕》是高尔基的一首著名的散文诗,是俄罗斯文学的开山之作。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深入文章内容。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是散文诗,适宜于本单元教学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自然这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要求。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本文特点,我把本文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把握作品艺术形象及主题;学习本文使用的典型写作手法;培养朗读及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分析认识海燕的艺术形象;品析用词的准确性;训练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海燕的战斗精神, 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本文典型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本文虽文字浅显,但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可能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手段,适宜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表现欲望,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增强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三、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所以拟采用如下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1、加强诵读感知。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切实领悟本文主旨内涵,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用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强化学生感知文本。
  2、设疑合作探究。通过精心设疑合作探究,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艺术形象,并理解其精神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电化器材教学。根据教学需要,使用多媒体,将课堂涉及的重要问题与知识点制成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